农业农村部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%,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,但农业的不同产业间、不一样的区域间机械化发展还很不平衡。专家这样认为,今后要瞄准设施农业、丘陵山区和畜牧业三大领域短板,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、设施农业延伸,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展。
如火如荼的秋收正在全国展开,各类农机在广袤田间纵横驰骋。不过,依然有不少地方和环节要靠人力畜力。农业农村部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%,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,但农业的不同产业间、不一样的区域间机械化发展还很不平衡:果菜茶等作物的机械化率不到40%,畜牧业、渔业、设施农业等机械化率只有30%至35%,丘陵山区和平原地区差距巨大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名誉理事长罗锡文表示,在劳动力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,我国农业保持稳定发展,机械化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。以政府扶持、农机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,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。今后要瞄准设施农业、丘陵山区和畜牧业三大领域短板,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、设施农业延伸,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展。
畜牧机械种类非常之多,除了动力机械、土壤耕作机械、种植机械、排灌机械、施肥机械等产品外,还包括牧草收获机械、青饲料收获机、饲料加工机械等专用机械。当前的市场热点集中在饲草料机械。这也是内蒙古国际畜牧业机械博览会今年的重点。
畜牧机械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与我国2015年启动的“粮改饲”政策息息相关,农业部选取华北、东北和西北等10个省区33个县开展了“粮改饲”试点,取得的效果超出预期。2016年试点范围逐步扩大,试点县达121个,2017年要完成1000万亩。
实践证明,“粮改饲”政策顺应了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,有力拉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节本提质增效,实现了种养双赢,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,深受各地和农牧民欢迎。“粮改饲”已成为当前“三农”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政策。
农业部要求各试点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选择推介适宜的“粮改饲”技术路线,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牧草,实行以养定种、订单种养。要加快技术推广和专用品种研发,支持鼓励农技人员进村入户,现场指导青贮技术,普及适宜技术;加快培育青贮专用品种,培育替代种植的高产优质杂粮、饲草等品种,为“粮改饲”提供更多的种源选择。
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看来,畜牧机械的机遇有更宏观政策上的保障。农业部提出的“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”发展的策略给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,也是难得的机遇。全面主要是指作物、产业和区域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。“作物”的全面化是指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、园艺作物、饲草料作物全面发展(农业产业体系由粮、经二元结构向粮、经、饲三元种养植结构转变)。“产业”的全面化则是指由种植业向养殖业(畜、禽、水产)、农产品初加工等全面发展。
农业政策的导向一直对农机市场有着决定性影响,畜牧机械也不例外。受益农业政策倾斜,畜牧机械将得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多青睐。农业部农机化司产业高质量发展处副处长李伟,在此前召开的全国饲草(料)收获机械发展论坛上透露,2018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加大对畜牧机械的补贴力度。“对于像青饲料收获机这类重点机具,就应该按照顶额的标准来测算。”
“我国牧草收获机械化总体水平还相当低,割草机、搂草机保有量仅为美国的1%,打捆机保有量仅为美国的0.1%。”中国农机院呼和浩特分院院长刘贵林在博览会同期举办的“2017年中国现代畜牧业暨饲草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”上表示,增加品种和保有量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。
专家指出,我国的牧草产业并不发达,还可以说严重落后,草种、草产品添加剂、机械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对外依存度高,国外公司的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在90%以上。巨大的差距和替代进口都是发展的空间。
刘贵林告诉笔者,我国每年进口蛋白饲料原料8000多万吨,2016年进口苜蓿干草146万吨燕麦22万吨。全国20多亿头(只)食草畜禽每年缺乏优质饲草两亿吨以上,缺口巨大。正因为如此,去年以来,畜牧机械特别是饲料收获机械可以用“井喷式”发展来形容。
此外,我国的规模化奶牛场主要设施分为饲喂机械、挤奶机械、环境控制机械和粪污处理机械。其中,饲喂机械中的TMR搅拌车、自动饲喂车、传送带饲喂系统、犊牛饲喂小车等国产机械占35%,65%依赖进口;在挤奶机械中,机器人挤奶100%靠进口,其他挤奶设备30%国产,70%依赖进口。
而环境控制机械中40%国产,60%进口;而粪污处理机械的进口产品也超过了80%,在规模牛场清粪方式一般以拖拉机铲车为主,大部分还以人工清理为主,像刮粪板、吸粪车及水冲清粪等所占比例还很小,发展空间很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